每個人都會有自卑的情緒,適度的自卑可以督促我們上進,如果是極度自卑,形成自卑情結,則會影響身心健康、工作和生活。
自卑,大多起源於早期成長經歷,父母打壓式教育,同學的嘲笑和排擠,遭遇挫折沒有調整好,都有可能產生自卑情緒。
如果這種情緒長期得不到紓解,就會形成自卑情結。
自卑的危害不言而喻,我們該如何克服自卑,幫助自己建立自信呢?
一、與那些懂得欣賞你的人做朋友
吳昕是娛樂圈著名節目主持人,近幾年,被人議論最多的就是她的自卑。
隔著屏幕,我們能看到她在節目中的不安全感。沒有人願意在大庭廣眾之下承認自卑,只是有些東西打下的烙印,藏也藏不住。
在她參加的一個綜藝節目中,或許我們能夠看到一點影子。
吳昕是家裡的獨生女,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愛她,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有時候父母的愛,會用錯的方式來表達。
吳昕是個宅女,不愛出門,也不愛運動。她身邊的人希望她能改變一下生活方式,給她介紹了一個愛運動的朋友,希望對方能帶帶她。
這個男生帶她去了羽毛球館,打了一會兒,再加上早起,吳昕有點犯困,就到一邊長椅上躺下休息。
這是個粗線條的男孩子,看到吳昕躺下了,想到今天的任務是幫助她運動,走過去扯下了蓋在吳昕身上的衣服,硬拉著她去打球。
去吃飯的時候,這個男孩子騎著一輛拉風的摩托,出於安全考慮,需要吳昕帶上頭盔,吳昕擔心弄壞髮型不願意帶,男孩子接過頭盔直接扣在了吳昕的頭上。
看完二人的互動,主持人詢問吳昕爸爸對這個男孩子的印象,吳昕爸爸覺得還不錯。這時候,傅園慧爸爸發表了不同意見:「你憑良心說,真的不錯嗎?」
吳昕爸爸說,只要不讓她宅在家裡就行。
從這兩個爸爸的態度里,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教育方式。
吳昕爸爸希望吳昕養成愛運動的習慣,不願意她一直宅在家裡,而傅園慧爸爸希望尊重孩子的意願,從她個人喜好出發。
雖然吳昕爸爸很愛他的女兒,可是他的愛是從自己角度出發的,把他認為好的東西交給孩子,而沒有從孩子自身出發,看看她真實的需求是什麼。
本質上,是一種忽略和否定。
自信的培養,是一個正向循環的過程,做成一件小事,得到一些正向反饋,進而有信心完成更多的事情。
跟那些欣賞你的人在一起,發現身上更多的優點,人也會越來越自信。
二、勇敢表達需求
曾經我是一個極度自卑的人,但是我把自己隱藏的很好。
通過閱讀,我掌握了一些溝通技巧,學習活躍氛圍的小幽默,經常看新聞和雜誌,跟很多人聊得來。
表面上來看,我是一個活潑且健談的人。
只是,沒有人知道,我的內心是孤獨的,不敢對任何人敞開心扉。
當我發覺有人試圖突破心理防線,想要了解真正的我,我會立刻在心中豎起一道屏障,用一些生硬的話將對方「趕走」。
通常,自卑的人會把喜怒哀樂隱藏起來,高興還是不高興,一個人慢慢咀嚼和消化。對他們來說,這是保護自己的方式,不表達,就不會受到攻擊和傷害。
我跟很多人關係融洽,但是,沒有一個真正可以聊天的朋友。
慢慢地,我認識到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開始直面自卑情結。
認真學習心理學知識,察覺真實需求,把關注點放在取悅自己上,而不是給大家留個好印象。
我會在一個相對安全的圈子裡,比如那個了解你、不管你說什麼都不會傷害你的人面前,勇敢地說出自己的需求。
練習一段時間,得到一些勇氣之後,再擴大表達範圍,這是一個正向反饋的過程。
與人交流,我學會了慢慢滲透,一次只說一點點,不求別人觀點一致,主動出擊,尋找那些可以和平共處的人,內心越來越平靜,自信心也在逐漸增強。
三、每日三贊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對於自卑的人來說,想要獲得自信,要反其道而行之,每天誇獎自己。
每天我們都要完成很多事,總有幾件事情,是我們能夠做好的。
比如,我今天按時吃飯,今天走了5000步,今天看完了幾頁書,聯繫了一個老朋友,你以為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嗎?
那我們換一種表達方式,我們是不是可以說:
按時吃飯,是因為我有作息規律的好習慣;
堅持散步,有益身心健康;
保持閱讀,知識積累豐富;
跟朋友聊天,人際關係融洽;
……
是不是瞬間高大上許多。
事情小,能夠做到的卻不多,從這些小事做起,每天多誇獎自己,尋找身上的閃光點。任何大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累積起來的,做好小事,大事自然就做好了。
當你有了足夠多的成就感,自信心就會逐漸增強。
為何愛會傷人?吳昕的自卑,來源於那些關係親近的人
每個人都會有自卑的情緒,適度的自卑可以督促我們上進,如果是極度自卑,形成自卑情結,則會影響身心健康、工作和生活。
自卑,大多起源於早期成長經歷,父母打壓式教育,同學的嘲笑和排擠,遭遇挫折沒有調整好,都有可能產生自卑情緒。
如果這種情緒長期得不到紓解,就會形成自卑情結。
自卑的危害不言而喻,我們該如何克服自卑,幫助自己建立自信呢?
一、與那些懂得欣賞你的人做朋友
吳昕是娛樂圈著名節目主持人,近幾年,被人議論最多的就是她的自卑。
隔著屏幕,我們能看到她在節目中的不安全感。沒有人願意在大庭廣眾之下承認自卑,只是有些東西打下的烙印,藏也藏不住。
在她參加的一個綜藝節目中,或許我們能夠看到一點影子。
吳昕是家裡的獨生女,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愛她,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有時候父母的愛,會用錯的方式來表達。
吳昕是個宅女,不愛出門,也不愛運動。她身邊的人希望她能改變一下生活方式,給她介紹了一個愛運動的朋友,希望對方能帶帶她。
這個男生帶她去了羽毛球館,打了一會兒,再加上早起,吳昕有點犯困,就到一邊長椅上躺下休息。
這是個粗線條的男孩子,看到吳昕躺下了,想到今天的任務是幫助她運動,走過去扯下了蓋在吳昕身上的衣服,硬拉著她去打球。
去吃飯的時候,這個男孩子騎著一輛拉風的摩托,出於安全考慮,需要吳昕帶上頭盔,吳昕擔心弄壞髮型不願意帶,男孩子接過頭盔直接扣在了吳昕的頭上。
看完二人的互動,主持人詢問吳昕爸爸對這個男孩子的印象,吳昕爸爸覺得還不錯。這時候,傅園慧爸爸發表了不同意見:「你憑良心說,真的不錯嗎?」
吳昕爸爸說,只要不讓她宅在家裡就行。
從這兩個爸爸的態度里,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教育方式。
吳昕爸爸希望吳昕養成愛運動的習慣,不願意她一直宅在家裡,而傅園慧爸爸希望尊重孩子的意願,從她個人喜好出發。
雖然吳昕爸爸很愛他的女兒,可是他的愛是從自己角度出發的,把他認為好的東西交給孩子,而沒有從孩子自身出發,看看她真實的需求是什麼。
本質上,是一種忽略和否定。
自信的培養,是一個正向循環的過程,做成一件小事,得到一些正向反饋,進而有信心完成更多的事情。
跟那些欣賞你的人在一起,發現身上更多的優點,人也會越來越自信。
二、勇敢表達需求
曾經我是一個極度自卑的人,但是我把自己隱藏的很好。
通過閱讀,我掌握了一些溝通技巧,學習活躍氛圍的小幽默,經常看新聞和雜誌,跟很多人聊得來。
表面上來看,我是一個活潑且健談的人。
只是,沒有人知道,我的內心是孤獨的,不敢對任何人敞開心扉。
當我發覺有人試圖突破心理防線,想要了解真正的我,我會立刻在心中豎起一道屏障,用一些生硬的話將對方「趕走」。
通常,自卑的人會把喜怒哀樂隱藏起來,高興還是不高興,一個人慢慢咀嚼和消化。對他們來說,這是保護自己的方式,不表達,就不會受到攻擊和傷害。
我跟很多人關係融洽,但是,沒有一個真正可以聊天的朋友。
慢慢地,我認識到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開始直面自卑情結。
認真學習心理學知識,察覺真實需求,把關注點放在取悅自己上,而不是給大家留個好印象。
我會在一個相對安全的圈子裡,比如那個了解你、不管你說什麼都不會傷害你的人面前,勇敢地說出自己的需求。
練習一段時間,得到一些勇氣之後,再擴大表達範圍,這是一個正向反饋的過程。
與人交流,我學會了慢慢滲透,一次只說一點點,不求別人觀點一致,主動出擊,尋找那些可以和平共處的人,內心越來越平靜,自信心也在逐漸增強。
三、每日三贊吾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對於自卑的人來說,想要獲得自信,要反其道而行之,每天誇獎自己。
每天我們都要完成很多事,總有幾件事情,是我們能夠做好的。
比如,我今天按時吃飯,今天走了5000步,今天看完了幾頁書,聯繫了一個老朋友,你以為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嗎?
那我們換一種表達方式,我們是不是可以說:
按時吃飯,是因為我有作息規律的好習慣;
堅持散步,有益身心健康;
保持閱讀,知識積累豐富;
跟朋友聊天,人際關係融洽;
……
是不是瞬間高大上許多。
事情小,能夠做到的卻不多,從這些小事做起,每天多誇獎自己,尋找身上的閃光點。任何大事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累積起來的,做好小事,大事自然就做好了。
當你有了足夠多的成就感,自信心就會逐漸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