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放手的時候,就是孩子自己自我探索、自我成長的時刻。我們要時刻注意孩子到底是在按照「我」的意願還是他自己的意願在成長。作者:lup(爸媽精讀主筆)《戰國策》中的名篇《觸龍說趙太后》主要講述了戰國時期,秦國趁趙國政權交替之際,大舉攻趙。趙國形勢危急,向齊國求援,齊國卻一定要趙威后的小兒子長安君為人質,才肯出兵。趙威后溺愛幼子長安君,執意不肯,後在觸龍的因勢利導、以柔克剛的用「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道理,成功說服趙太后,讓她的愛子出質於齊,換取救兵,解除國家危難的故事。在文中,觸龍告訴趙太后:「你如此厚愛你的小兒子,就更要為他的長遠做考慮。你百年之後,長安君如何在趙國活下去,就在於你今天的選擇。放手讓他去齊國為質,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既能讓齊國出援兵,又能讓長安君有用於國。」一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融進了父母一生的心血操勞,趙太后在不舍中放手遠送小兒子出質於齊。時至今日,不變的是「父母之愛子」的深情,卻緊缺「為之計深遠」的思慮:適當放手,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01這段時間,我的爸爸處於極度的傷心和自責中,原因在於他和他的兒子,我的弟弟大吵了一架。爸爸傷心的是他二十餘歲的兒子絲毫不理解他的苦心,出言頂撞;自責的是他寵愛兒子太過,二十餘歲的人不求上進。弟弟是家裡的最小的孩子,他出生時家裡條件開始變好,再加上他是男孩,嘴上說著孩子都一樣的爸媽仍然在行為上偏愛弟弟。我和姐姐要做的家務事弟弟可以不做,因為爸爸說:「弟弟還小,大點在做吧。」,媽媽會說:「本來就沒幾件事,你和姐姐分著就做完了。」我和姐姐沒有錢買的東西弟弟可以買,因為爸爸說:「弟弟還小,大了就不買了。」媽媽會說:「你們不要都和弟弟比,他還不懂事。」我和姐姐從學習到工作都沒讓爸爸媽媽費神過,因為爸爸說:「爸爸要掙錢,你們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好。」媽媽會說:「家裡條件差,你們好好學習,長大掙錢幫襯家裡。」到弟弟開始上學、工作時爸爸媽媽的口風行為卻陡然一變——變身為包辦型父母。跟弟弟有關的事他們全權包辦:小時候弟弟學習上的事爸爸來負責,他自己不會輔導弟弟學習就花錢報輔導班補習,找老師花錢開小灶,就連到了畢業出來工作,也是爸爸找朋友關係給弟弟找班上。生活上,則由媽媽全天候跟隨照顧,妥妥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弟弟買的鞋一律都是沒有鞋帶的,因為弟弟說他懶得系(我懷疑他是不會系)。現在工作了,只要回到家裡還是一樣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是在這樣一切都被安排好,不動手就可以得到一切的生活中長大,弟弟卻不止一次對我和姐姐說過:「你兩真自由,爸媽不管的日子很幸福吧?不像我,什麼都要聽他們的,反正不能做自己,過什麼生活不都一樣。」我訝然於弟弟的反應,也在他的身上看到:父母的不放手是給他戴上了不能前行的鐐銬。也慶幸弟弟說的那樣「爸媽的不管」是歪打正著的給我和姐姐最好的愛。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父母適當放手讓他成為他自己的過程,父母給孩子提供什麼樣的愛,孩子就以適應這種愛的方式在成長。「我愛你,所以你要聽我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最典型的愛的謊言,不放手的愛就是束縛的鐐銬,沉重且痛苦。
02時代的靈魂,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莎士比亞說過:上帝是公平的,掌握命運的人永遠站在天平的兩端,被命運掌握的人僅僅只明白上帝賜給他的命運。和自家弟弟成長環境截然不同的是小姨家的表弟。小姨和小姨夫都是心寬體胖的人,在表弟還小的時候夫妻倆就是佛系爹媽。在表弟不主動找他兩的情況下,他兩絕不輕易涉及表弟的生活,小到不管表弟幾點起床,大到不管表弟怎麼學習。但是規則總是講的很清楚,幾點起床不管,起床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要求你的事情必須做。你怎麼學習,用什麼方式學習不管,但成績必須在他們滿意的位置。小姨夫他們總是對錶弟說:「你做什麼我們不插手,但有困難必須要告訴我們,至於我們要不要幫你解決也聽你的選擇。」在爹媽雖放手但仍然時刻關注中一路走到現在,表弟成長為一個處世遊刃有餘,處事淡定從容的男子漢。自己在考研之後又在學校的創業平台上忙活自己創業的事。如此一來,我的爸媽更加緊盯弟弟,指望他像表弟那樣有出息,弟弟在爸媽反覆的說教中不但沒有改變,反而呈現出「破罐子破摔」的架勢,油鹽不進,沉浸在自己的節奏里。爸爸媽媽只知道羨慕表弟的成績,卻全然忘了他們自己根本沒有做到像小姨那樣適當放手給孩子成長的機會。曾經折斷我翅膀,如今卻要我飛翔。對不起,做不到。著名教育學家、兒童心理學家孫瑞雪說:「如果我們懂得愛孩子就要適當放手,讓孩子成為他自己。」在你放手的時候,就是孩子自己自我探索、自我成長的時刻。我們要時刻注意孩子到底是在按照「我」的意願還是他自己的意願在成長。前段時間,因《陳情令》而大火的王一博,將「藍忘機」演繹的深入人心,實力圈粉。但細數他的身份,除了演員還是酷愛騎摩托車的職業賽車手,是歌手也是舞者 ,這一切除了是他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父母對他的放手與支持,才讓他把每一樣自己的喜好做成最好。13歲的年紀,只因偶然看到一段街舞表演,便發自內心的喜歡。於是和媽媽商量學習舞蹈,媽媽沒有用學習才是你最重要的事情扼殺王一博的一份喜好,而是尊重他的選擇,適當的放手,讓他為喜歡的舞蹈而獨自一人前往韓國訓練。小小年紀的王一博在父母的放手與支持中明白:做自己是重要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是專註的。正是這份適當的放手,成就了今天多才多藝的寶藏男孩——王一博,讓他在生活中自信的綻放自我。每個人只有為自己而活的時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03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代表人物阿爾伯特·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以及需要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自我效能感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成敗體驗。而孩子對事情成敗體驗的機會來自於父母的適當放手。刷爆抖音的高贊視頻《我看不見也看得見》記錄的是一位盲童女孩最驕傲的事以及這件驕傲事情背後讓人落淚的深遠之愛。女孩叫高雅,今年十一歲,因患有先天失明,五年前進入哈爾濱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習。每天一樣的時間起床,打理好自己,和媽媽打完招呼都就「獨自」一人出門上學去,這是她最驕傲的事。她手持盲杖,一路敲打著地面,風雨無阻地往返於家和學校之間。高雅說:「有時候走到人多的地方或者自己有點懵的時候,我都是自己用盲杖探探四周,然後找到自己的路標就說明走對了。」三百八十六米的路程,九十六級台階,在每一回的尋找路標與數千次的敲打中,高雅不知道的是這段「獨自」上學的路上媽媽始終默默無聲的陪伴在她身邊。從上學以來,陪女兒演戲已經成為媽媽生活的一部分了,每當女兒在路上遇到困難時,她總是及時的和女兒「偶遇」;在女兒快上樓之前,她總是輕輕地從女兒身邊快步地跑上樓,假裝在樓梯口等著女兒回來。媽媽於玲說:「我跟在她身邊從不讓她知道,因為她總有離開我的一天,我希望她學會獨立,所以我必須讓自己放手,不讓她依賴我,但是我又不放心真的讓她一個人過馬路,只能無聲的這樣愛她。」
高級而深情的愛,是隱秘的,是無聲的,是為孩子計深遠的。媽媽用無聲的放手與陪伴教會高雅堅強的成長。時光殘酷,父母用盡一生也只能陪伴孩子一程。為孩子計深遠的適當放手,是為了讓孩子走的更遠,走的更有力量。大詩人紀伯倫的寫出一首詩叫《孩子》,客觀且深情:「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這告訴你: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秘密,有自己的想法和他們自己獨特的人生。父母要做的是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世間百態。要知道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他人無法替代的事,試問:還有誰能比我們自己更清楚自己的感受呢?願你記得適當放手,然後透過今天的陽光看到孩子更絢爛的未來。
作者簡介:lup,富書專欄作者,90後為教育事業和寶寶健康成長而奮鬥的寶媽,育兒就是育己。願用筆端的行雲流水記錄你的生活點滴。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高級而深情的愛,是為孩子計深遠的
在你放手的時候,就是孩子自己自我探索、自我成長的時刻。我們要時刻注意孩子到底是在按照「我」的意願還是他自己的意願在成長。
作者:lup(爸媽精讀主筆)
《戰國策》中的名篇《觸龍說趙太后》主要講述了戰國時期,秦國趁趙國政權交替之際,大舉攻趙。
趙國形勢危急,向齊國求援,齊國卻一定要趙威后的小兒子長安君為人質,才肯出兵。
趙威后溺愛幼子長安君,執意不肯,後在觸龍的因勢利導、以柔克剛的用「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道理,成功說服趙太后,讓她的愛子出質於齊,換取救兵,解除國家危難的故事。
在文中,觸龍告訴趙太后:
「你如此厚愛你的小兒子,就更要為他的長遠做考慮。
你百年之後,長安君如何在趙國活下去,就在於你今天的選擇。放手讓他去齊國為質,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既能讓齊國出援兵,又能讓長安君有用於國。」
一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融進了父母一生的心血操勞,趙太后在不舍中放手遠送小兒子出質於齊。
時至今日,不變的是「父母之愛子」的深情,卻緊缺「為之計深遠」的思慮:適當放手,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01
這段時間,我的爸爸處於極度的傷心和自責中,原因在於他和他的兒子,我的弟弟大吵了一架。
爸爸傷心的是他二十餘歲的兒子絲毫不理解他的苦心,出言頂撞;自責的是他寵愛兒子太過,二十餘歲的人不求上進。
弟弟是家裡的最小的孩子,他出生時家裡條件開始變好,再加上他是男孩,嘴上說著孩子都一樣的爸媽仍然在行為上偏愛弟弟。
我和姐姐要做的家務事弟弟可以不做,因為爸爸說:「弟弟還小,大點在做吧。」,媽媽會說:「本來就沒幾件事,你和姐姐分著就做完了。」
我和姐姐沒有錢買的東西弟弟可以買,因為爸爸說:「弟弟還小,大了就不買了。」媽媽會說:「你們不要都和弟弟比,他還不懂事。」
我和姐姐從學習到工作都沒讓爸爸媽媽費神過,因為爸爸說:「爸爸要掙錢,你們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好。」媽媽會說:「家裡條件差,你們好好學習,長大掙錢幫襯家裡。」
到弟弟開始上學、工作時爸爸媽媽的口風行為卻陡然一變——變身為包辦型父母。
跟弟弟有關的事他們全權包辦:小時候弟弟學習上的事爸爸來負責,他自己不會輔導弟弟學習就花錢報輔導班補習,找老師花錢開小灶,就連到了畢業出來工作,也是爸爸找朋友關係給弟弟找班上。
生活上,則由媽媽全天候跟隨照顧,妥妥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弟弟買的鞋一律都是沒有鞋帶的,因為弟弟說他懶得系(我懷疑他是不會系)。
現在工作了,只要回到家裡還是一樣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就是在這樣一切都被安排好,不動手就可以得到一切的生活中長大,弟弟卻不止一次對我和姐姐說過:「你兩真自由,爸媽不管的日子很幸福吧?不像我,什麼都要聽他們的,反正不能做自己,過什麼生活不都一樣。」
我訝然於弟弟的反應,也在他的身上看到:父母的不放手是給他戴上了不能前行的鐐銬。也慶幸弟弟說的那樣「爸媽的不管」是歪打正著的給我和姐姐最好的愛。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父母適當放手讓他成為他自己的過程,父母給孩子提供什麼樣的愛,孩子就以適應這種愛的方式在成長。
「我愛你,所以你要聽我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最典型的愛的謊言,不放手的愛就是束縛的鐐銬,沉重且痛苦。
02
時代的靈魂,人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莎士比亞說過:上帝是公平的,掌握命運的人永遠站在天平的兩端,被命運掌握的人僅僅只明白上帝賜給他的命運。
和自家弟弟成長環境截然不同的是小姨家的表弟。小姨和小姨夫都是心寬體胖的人,在表弟還小的時候夫妻倆就是佛系爹媽。
在表弟不主動找他兩的情況下,他兩絕不輕易涉及表弟的生活,小到不管表弟幾點起床,大到不管表弟怎麼學習。
但是規則總是講的很清楚,幾點起床不管,起床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要求你的事情必須做。你怎麼學習,用什麼方式學習不管,但成績必須在他們滿意的位置。
小姨夫他們總是對錶弟說:「你做什麼我們不插手,但有困難必須要告訴我們,至於我們要不要幫你解決也聽你的選擇。」
在爹媽雖放手但仍然時刻關注中一路走到現在,表弟成長為一個處世遊刃有餘,處事淡定從容的男子漢。自己在考研之後又在學校的創業平台上忙活自己創業的事。
如此一來,我的爸媽更加緊盯弟弟,指望他像表弟那樣有出息,弟弟在爸媽反覆的說教中不但沒有改變,反而呈現出「破罐子破摔」的架勢,油鹽不進,沉浸在自己的節奏里。
爸爸媽媽只知道羨慕表弟的成績,卻全然忘了他們自己根本沒有做到像小姨那樣適當放手給孩子成長的機會。
曾經折斷我翅膀,如今卻要我飛翔。對不起,做不到。
著名教育學家、兒童心理學家孫瑞雪說:「如果我們懂得愛孩子就要適當放手,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在你放手的時候,就是孩子自己自我探索、自我成長的時刻。我們要時刻注意孩子到底是在按照「我」的意願還是他自己的意願在成長。
前段時間,因《陳情令》而大火的王一博,將「藍忘機」演繹的深入人心,實力圈粉。
但細數他的身份,除了演員還是酷愛騎摩托車的職業賽車手,是歌手也是舞者 ,這一切除了是他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父母對他的放手與支持,才讓他把每一樣自己的喜好做成最好。
13歲的年紀,只因偶然看到一段街舞表演,便發自內心的喜歡。於是和媽媽商量學習舞蹈,媽媽沒有用學習才是你最重要的事情扼殺王一博的一份喜好,而是尊重他的選擇,適當的放手,讓他為喜歡的舞蹈而獨自一人前往韓國訓練。
小小年紀的王一博在父母的放手與支持中明白:做自己是重要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是專註的。
正是這份適當的放手,成就了今天多才多藝的寶藏男孩——王一博,讓他在生活中自信的綻放自我。
每個人只有為自己而活的時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03
心理學家,新行為主義代表人物阿爾伯特·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以及需要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自我效能感是指一個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
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成敗體驗。而孩子對事情成敗體驗的機會來自於父母的適當放手。
刷爆抖音的高贊視頻《我看不見也看得見》記錄的是一位盲童女孩最驕傲的事以及這件驕傲事情背後讓人落淚的深遠之愛。
女孩叫高雅,今年十一歲,因患有先天失明,五年前進入哈爾濱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習。
每天一樣的時間起床,打理好自己,和媽媽打完招呼都就「獨自」一人出門上學去,這是她最驕傲的事。她手持盲杖,一路敲打著地面,風雨無阻地往返於家和學校之間。
高雅說:「有時候走到人多的地方或者自己有點懵的時候,我都是自己用盲杖探探四周,然後找到自己的路標就說明走對了。」
三百八十六米的路程,九十六級台階,在每一回的尋找路標與數千次的敲打中,高雅不知道的是這段「獨自」上學的路上媽媽始終默默無聲的陪伴在她身邊。
從上學以來,陪女兒演戲已經成為媽媽生活的一部分了,每當女兒在路上遇到困難時,她總是及時的和女兒「偶遇」;在女兒快上樓之前,她總是輕輕地從女兒身邊快步地跑上樓,假裝在樓梯口等著女兒回來。
媽媽於玲說:「我跟在她身邊從不讓她知道,因為她總有離開我的一天,我希望她學會獨立,所以我必須讓自己放手,不讓她依賴我,但是我又不放心真的讓她一個人過馬路,只能無聲的這樣愛她。」
高級而深情的愛,是隱秘的,是無聲的,是為孩子計深遠的。媽媽用無聲的放手與陪伴教會高雅堅強的成長。
時光殘酷,父母用盡一生也只能陪伴孩子一程。為孩子計深遠的適當放手,是為了讓孩子走的更遠,走的更有力量。
大詩人紀伯倫的寫出一首詩叫《孩子》,客觀且深情:「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這告訴你: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秘密,有自己的想法和他們自己獨特的人生。
父母要做的是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世間百態。
要知道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他人無法替代的事,試問:還有誰能比我們自己更清楚自己的感受呢?
願你記得適當放手,然後透過今天的陽光看到孩子更絢爛的未來。
作者簡介:lup,富書專欄作者,90後為教育事業和寶寶健康成長而奮鬥的寶媽,育兒就是育己。願用筆端的行雲流水記錄你的生活點滴。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